编者按:刘春子,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内蒙古察哈尔文化研究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2012年度课题《中2、蒙两国史学界历史观述论》(20千字),主持2013年度历史所课题“天主教东蒙古教区历史初探”, 主持2014年度院课题《绥远乡村建设委员会研究》,参与《中蒙蒙古史学观比较研究》课题,撰写论文“中国蒙古史学界历史观之变迁述论”。
积极参与察哈尔文化研究会各项学术活动,并在察哈尔文化“乌兰察布论坛”“锡林郭勒论坛”“乌兰哈达论坛”等重要学术平台上发表了价值较高的论文,为察哈尔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科普及
纵观贸易路线的产生是伴随着商品交换而开启的,而草原贸易路的产生相对较晚,但其发展较为迅速。通过由北向中亚、北亚、东亚辐射的贸易路,产生丝路、草原路。草原贸易路发达,出现了重要的草原城镇。多伦诺尔即是一个典型的重要城镇。
谈到城的概念,古代中国的“城”是封建王朝统治下的产物,所以其工商实业的发达程度及人口增长等在城中无足轻重。而随着贸易路线的兴起与发展,草原城镇自然而生。
一、从历史背景观其地理环境
多伦诺尔是清代漠南草原一座重要城镇,位于上都河与额尔腾河之间,锡林郭勒大草原南端,东接河北围场,南面为河北沽源和丰宁西县,西南接太仆寺旗,西面为正蓝旗,东北接赤峰克什克腾旗,四周被沙丘所环绕,滦河上游通过沙丘冲击成为平原,距离北京七百余里,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自然成为内地通往蒙古草原的交通枢纽。
按文献最早的记载,《辽史·地理志》中提到,辽时多伦诺尔属上京路,后属北京,又改为临磺府路。以北京路都转运使改置。直到明代开平即元上都时,其五卫都置于多伦诺尔境内。自古多伦诺尔战乱频繁,成为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争夺之地。可谓在清以前,控制这一地区的绝对政权仍是北方少数民族,即使是明代,在此地建置开平卫,也是隶属于军府,将其视作抵挡蒙古铁骑的最前沿。观其历史多伦诺尔一直仅是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小边镇,没能够引起统治者的充分重视。多伦诺尔地理形势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亦是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交接地带。加上战乱频繁,人烟稀少,这里几乎是人迹罕至的荒凉之地。明代,失势的蒙古贵族退回草原,凭借尚存的实力与明朝廷对峙,蒙古骑兵南下经常以多伦诺尔为据点,尤其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多伦诺尔距北京不过七百里,成为了京师重要的北方屏障。所以,明廷将其列为“边地”之一,特别是明朝弃长城以北大宁地区后,这一地区直接暴露在蒙古的威胁之下,多伦诺尔一直没有机会得到快速发展。而入清后,漠南蒙古不但不再与清廷敌对,反而成了其定鼎中原的得力助手,漠南草原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和平。多伦诺尔不再是各方争夺的焦点,而成为连接内、外蒙古,沟通中原内地、漠北蒙古、俄罗斯三方的通道,逐渐引起清朝统治者的注意。顺治十九年(1662年),皇帝出独石口巡视塞外,五月驻跸多伦诺尔。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曾驻跸在多伦诺尔附近,但此时,皇帝的多次停留,只是因为多伦诺尔的地理优势,未能使多伦诺尔得到发展。多伦诺尔真正开始迅速崛起是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多伦诺尔会盟”之后。
二、从地理环境观其交通网络
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多伦诺尔亦成为中原地区与蒙古高原连接亚欧大陆的“茶马贸易”古道的枢纽,成为“外藩四通之区,马驼丛集之所”的蒙古草原上商业贸易大都会,更是“南迎中华福,北接蒙古财”的“商人发迹之地”。多伦诺尔是塞外民族贸易最大的牲畜、毛皮贸易市场。每年从这里大约有七八万匹马、四五万头牛、四五十万只羊,销往内地和经张家口、天津等地并输出海外的国际市场。由于多伦诺尔是旅蒙商以驼队运输贸易集聚的中心,故清代多伦诺尔又被称为“骆驼城”。
多伦诺尔自古驿道、商道、盐道运输路线纵横。元代驿道是上都至大都的必经之路。多伦诺尔境内驿站有马208匹、牛320头、车80辆;到明代北平至开平中路驿道经过境内,时称多伦东凉亭(今天多伦县城西北白城子村)为“开平东南第一驿”;清代内蒙古的独石口驿道途经多伦诺尔境内。观其宗教进香朝拜路线:从多伦诺尔出发有三条路线:至五当召、五台山、西藏。
至清末,草原贸易达到高峰,多伦诺尔商埠“商贾骈集,泉货流通”,成为名副其实的草原上物资交流的贸易中心,以及沟通漠南漠北蒙古与内地经济交流的交通枢纽。贸易范围广阔,一方面连接当时的归化、张家口、库伦、乌里雅苏台、恰克图等民族贸易城市;另一方面辐射海拉尔、经棚、赤峰、乌丹、围场、丰镇等广裘的草原零售市场。他们以多伦诺尔为中心相继开辟了多条赴草原贸易的商道:
(一)多伦诺尔至京师老道。从多伦诺尔—沙坨子—水泉—茶棚—森吉图—郭家屯—大阁—古北口—怀柔、通州—北京。
(二)多伦诺尔至库伦官道。从多伦诺尔—海里台—扎格斯台—沙里海—白音塔拉—乌日吐—杨都庙—汗布庙—过达赖岗—库伦。
(三)多伦诺尔至张家口商道。西道由多伦诺尔—白水淖尔—边墙—南闪电河—卡鲁—黄花坪—南天门—大境门—张家口;东道从西道二十里敖包岔路—张北—牦牛坝—正沟—张家口。
(四)多伦诺尔至经棚商道。从多伦诺尔向东北—蹬口—沙胡同—上一家河—胡萝卜淖—经棚——林东—林西—赤峰—通辽—海拉尔—卜奎—沈阳。
(五)多伦诺尔至围场商道。从多伦诺尔东行—御道口—牌楼—刀坝子—河北围场——热河—八沟—乌兰哈达—盛京。
三、从交通网络观其运输工具
以多伦诺尔为中心,辐射形成的驿道、商道、盐道及宗教朝拜路线上,离不开交通工具。其主要交通工具有骆驼、各类牛车、驴、骡、马车,至民国汽车。
古伯察曾经这样描述过多伦诺尔,这是一个建造很不规矩的城市,是由一大片既简陋又分布不整齐的住宅区堆积而成的。我们在狭窄而又弯曲的街道中只会看到污水坑和垃圾堆。当步行的人们排成一行在街道两侧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时,那些车辆、骆驼队、骡子队则艰难地在既黑又深又臭的泥坑中前进着。经常出现翻车事故,那时就很难表达出这些简陋街道的混乱和阻塞状态了。有些牲口陷入泥坑中窒息而死,所驮的货物被损坏,甚至会落入蜂拥而来的扒手们手中,更是增加了这里的混乱。
旅行家们对多伦诺尔交通网络的描述与多伦诺尔的商业繁荣形成鲜明的对比。多伦诺尔这座草原城镇如何完成其艰难的运输值得一提。京师老道这条路是大商号从内地采办、运输货物的主要商道,牛、羊、骆驼是最基本的运输工具。多伦诺尔至库伦的官道,这条路是清代通往外蒙古的主要商道,也是官兵换防、邮差传递、押解犯人的一条必经之路,所以时常可发现车队在此路上行走。多伦诺尔至张家口、经棚的商道上运输工具主要是骆驼。而多伦诺尔至围场的商道是战国燕、秦时期形成的,后被辽、金、元各朝代所沿用。清代蒙古各部王公贵族参加“多伦诺尔会盟”及“木兰秋狝”,朝见清帝时,必往返于此路。这条路也是运输木材的要道。所以,此路上牛车、马车、驼队较为繁忙。
骆驼可谓是草原商镇贸易往来中的主要交通工具。骆驼运输方式有驼轿、驼车、驼载三种。用骆驼运载货物时结队而行,时常看到其骆驿不绝的骆驼队。骆驼队“七十里八十里的一天一天穿过这亚洲大戈壁,路上没有地方可以供给生活用品,所以这些驼夫和客人,从他们出发到终止的地方,中间所需要消耗的东西,虽如火柴针线之微,亦得自己带上。特别麻烦的是饮水的携带,戈壁里常常是三五天没有水,或者水味碱苦,这些旅行队总会带几个大木桶,预备些味纯的饮料。”驼运商队往返一次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每天每个驼倌不仅负责牵引照看大约15峰骆驼,还要承担每峰骆驼驮载货物的装卸,其整个行程中,他们大多是步行牵引骆驼,极其艰辛。
以多伦诺尔为中心纵横贸易路线,还有适合草原地区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牛车,其包括勒勒车、汉板车、五条牛拉的大型牛车“碰倒山”。勒勒车是被誉为“草原之舟”的一种蒙古式牛车,是模拟赶车人发出的“嘞—嘞—”吆喝牲口的声音而命名的。战争时期作为战车驮运军队的辎重,平时勒勒车用来拉水、运送燃料等,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贸易。
汉板车比勒勒车有较完备的挽具,一般是几辆或十几辆,甚至上百辆首尾相连,成为一列,靠最后一辆车铃铛发出的自然响声,判断车辆是否脱节。主要是用牛来拉,多伦诺尔人习惯称其为“牛牛车”。还有一种用牛或马拉的豪华型的“花轱辘车”,车上装有木质轿子型车篷,两侧有小格子车窗,内装饰讲究,美观灵活,主要是草原城镇中跑短途运输和接送客人的交通工具,这类车还受雇于往来多伦诺尔至张家口之间的商人,单程需要七八天时间。因为牛牛车的特点坚固,载重大,所以成为往来草原贸易路线上的主要运输工具。据统计,多伦诺尔牛牛车最多时达二三万辆。如大商号“兴明魁”,每次从多伦诺尔到库伦、乌里雅斯台、恰克图进行商业贸易时,都要出牛牛车上千辆,在戈壁草原上浩浩荡荡,绵延几十里,极为壮观。
多伦诺尔民间运输中还有驴、骡。这里要强调的是多伦诺尔从内地运输水果、干果、玉器、瓷器等货物时,主要用驴、骡来运输,以一种长途运输专用的驮架装载货物。民间运输中,占辅助地位的还有马车运输。马拉轿子是一种专门载客的花轱辘车,车上装有木质轿形车篷,制作装饰比较讲究,前有轿帘,并装有铜串铃,多为富家使用,草原城镇专有经营轿车生意的。
到民国24年(1935年),多伦诺尔开始出现私营汽车。其中有三家商号经营汽车,主要运输皮毛、牲畜及日常生活用品。
四、从草原之城观其文化遗迹
近年来,内蒙古全力开发“草原丝绸之路”精品旅游业。而内蒙古作为“草原丝绸之路”节点地,拥有风光秀丽的大草原、构造多样的生态景观、悠久灿烂的草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在发展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基于这个理念,打造贸易路线上的草原城镇旅游有其可行性。多伦诺尔有着丰厚的草原贸易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是滦河上游主要的水源涵养地,距长城主要关隘独石口、古北口和喜峰口均200公里左右,是从内地进入蒙古草原的必经之地,历史上一直处于汉地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融合的最前沿。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多伦诺尔会盟后,喀尔喀蒙古正式归附清朝,为此康熙在多伦诺尔修建汇宗寺。此外,准许内地商号以多伦诺尔为中心开辟汉地与蒙古草原的商道,并赐予在多伦经商的各大商号以官职,给予优惠的待遇,促使京城、直隶、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商人相继而来,在多伦诺尔形成强大的贸易商团。到乾隆六年(1741年),以额尔腾河为界,河的右岸为喇嘛寺庙城,左岸为繁华的草原商业城。在商业城,纵横十八条街道,其中商业店铺、会馆、寺庙错落有致,分布其间。同治年后,达到高潮,注册商号四千多家,人口十几万,为当时蒙古地区最大的一座商业城市,也有称清代最典型的草原商都。如今现存的汇宗寺、善因寺等部分建筑和保存比较完整的山西会馆、娘娘庙、清真寺等建筑群落,仍然映射出繁荣于清代二百多年的蒙古草原寺庙之都和商业之都的文化特色。
清朝灭亡后,多伦诺尔战事频频,军阀混战日益走向衰落。1933年日寇攻入多伦诺尔,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武装抗日同盟军,经过七昼夜浴血奋战,牺牲、受伤将士1600多名,将日寇赶出多伦诺尔城,这也是“九一八”以来,中国收复的第一座重镇,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
因此,多伦诺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民族、宗教、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文化遗迹,值得保护与深入研究。
五、草原城镇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在开发草原文化精品旅游的趋势下,多伦诺尔城作为漠南商埠,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
(一)多伦诺尔具有丰厚的草原资源优势。作为草原商镇的核心区域,在这里众多的商团相互交流、交融,共同孕育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草原文化等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清末至民国期间,由于多伦诺尔在草原地区的特殊地位,不仅是内地文人墨客,甚至日本人、法国人、俄国人等域外人也飘洋过海来到多伦诺尔,他们用异域人的视角观察着这块土地并留下相应的旅行日记。其记录涵盖多伦诺尔城的草原地貌、风土人情、经济贸易等方面,从此打开了认识多伦诺尔城历史文化的新视角。
(二)多伦诺尔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多元的人文历史基础。多伦诺尔位于北京正北七百六十五里,为东蒙入张家口必经地点,外蒙南来,多取道于此。多伦诺尔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河北省北部的两省交界处。其地理位置东接河北围场,南连独石口,西邻正蓝旗,东北与赤峰克什克腾旗接壤。素有“滦河之源”、“京北后花园”之称,依托环京津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甲区位优势明显,是内蒙古自治区距离北京最近的旗县,民族成分包括蒙、汉、回、满等,因基于我国华北与北方民族地区毗邻的地域优势,成为草原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也是旅蒙商到内蒙古草原活动较早的地方。因此深度挖掘贸易路线上草原城镇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对构建草原文化特色旅游产业体系也有相当贡献。首先,可以系统的整合区内旅游文化资源,积极创意和提炼草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地区特色文化,增厚旅游业文化内涵,培育出更多的精品旅游景区、专区;其次,加快同沿草原贸易之路各国旅游业的产业对接,策划和开发贸易之路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出以草原贸易路为纽带和主题的多层次产业联盟、多种线路的国际旅游通道。如以万里“茶路”、“驼路”、“茶马古道”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专线;以多伦诺尔商业之都为节点的探险、体验、研学旅游通道,逐步在旅游专线、旅游产品、旅游节点的共建上形成互联、互助、互惠的国际合作态势。
(三)继承和弘扬草原贸易之路商号的“和平、合作、和谐、互助”等人文精神,全面加强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和人文沟通,在贸易之路旅游业的共建上形成广泛共识。要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沿“草原贸易之路”交通通讯干线建设、构筑多方向、多路径、多形式的互联、互通网络,提升“交通便利化”程度。通过推动“五通”,全面加强务实合作,逐步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草原贸易路旅游业的构建,营造更宽松的国际环境。
文章来源:2018“察哈尔文化·锡林郭勒论坛”论文集
编辑/吴晓倩
审核/都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