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善(1752~1813) 清代文学家。乌尔济氏,字开文,号时帆,蒙古正黄旗人,祖籍察哈尔,乾隆进士。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清,殿试最佳者也),入院后继续学习。并参加了武英殿分校《四库全书》的编纂。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被提拔为国子监祭酒,执掌成均之法。
法式善是我国蒙古族中唯一参加编纂《四库全书》的作者。他除负责提调翰林院所藏书籍之事外,还参与了大量的编校工作,在这一艰巨的编纂中,卷卷都有他的墨迹。《清史列传》记载,他还曾校过《皇朝文颖》和《全唐文》等著作。
法式善历史方面的著作有《清秘述闻》16卷、《槐厅载笔》20卷、《陶庐杂录》6卷和《存素堂诗集》,又编集时人诗,成《湖海诗》60余卷。《清秘述闻》是一部史料笔记,记始自顺治初年,终于嘉庆四年,包括历科考试题目、考官、学政姓名、籍贯、出身等,对研究清代科举制度颇有参考价值。它所记载的典章制度,补充了文献资料的缺漏。《槐厅载笔》也是一部史料笔记,所记上自清初,下至嘉庆150余年间的科名故实,足备掌记,对研究清代的科举制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史料笔记《陶庐杂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记述了明、清两代的典章制度及社会经济情况;二是记载了明、清两代的图书目录和文献资料。
法式善不仅是一位学者,而且也是乾嘉时期享有盛名的一位诗人。他的诗多为写景、咏物、酬赠、送别和应制之作。
本文摘自《察哈尔史》